近年来消费者送衣物到洗衣店洗涤越来越普遍,洗衣质量问题也随之多起来,据最新统计,今年接到的投诉和帮忙解决洗衣纠纷的案例有 39 起,尽管通过与顾客协商基本己解决,其背后的问题却耐人寻味。

       洗衣质量问题多的原因何在?造成洗衣质量问题多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由于行业就业入行门坎低,技能水平也就低,全省星罗密布的洗衣厂、洗衣店员工不计其数,但经过正规培训获得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洗染行业技能证书(洗衣师)的人员仅有 2 一 3 %左右,就是说持证上岗的员工少之又少,任何人都可以开洗衣店,也造成了发展无序的现象。很多经营者缺少长远眼光,不重视员工的培训,再加上近年来行业技能人才短缺,人才难求,招工难招也使得这个行业技能水平下降。

       第二、其次是服装面料搭配不尽合理、色牢度差。一些制衣厂为了追求衣服时尚、美观漂亮,采用颜色差异较大且染色牢度不高的布料,使服装颜色搭配不合理(如白色布料搭配黑色、深蓝色、大红等),又没有进行服装洗涤测试,在洗涤过程遇到红色、棕色、墨绿色、紫色、黑色等布料时,颜色通常容易产生串色、搭色、泅色(泻色)现象。

       第三、就是服装洗涤标识存在问题而引起纠纷,例如棉麻、亚麻、丝绸、羽绒服或防寒服一般要水洗(湿洗),但市场上出售的这类服装相当一部分在洗涤注意事项上都标着”干洗”字样,目前大多数服装洗涤标识不规范,服装厂为了提高自己的服装档次,因此在标识上注明只能干洗、不能水洗,及根据一些消费者认为可干洗的衣服就是高档、好衣服的心理,采用了不规范的、夸大的、莫须有的洗涤标识(例如标识上注明不可干洗、不可水洗、小心洗涤),另外在面料成分等级上以次充好,不可干洗的衣物却标着可以干洗。不顾服装洗涤标准,在可干洗的衣服上添加上不能干洗的扣子、饰物、人造革、胶印图案、涂层、内胆填充物、面料有压胶层等,因此只能水洗。

        第四、部分经营者与消费者都认为石油干洗比四氯乙烯更环保?

        这不全面,目前洗衣市场主要干洗溶剂是四氯乙烯和石油溶剂,其功能不同,各有特点,这要看服装面料质地而选择,两者洗涤洁净度不同( KB 值),四氯乙烯 KB 值 90 ,而石油溶剂 KB值 30 一 33 , KB 值越高,洁净度越好,因此四氯溶剂洗出来的衣物较干净,,缺点脱脂利害,有些衣物不宜用四氯乙烯溶剂洗涤,反过来适宜用石油溶剂洗涤(脱脂量少),如干洗皮衣、羊毛衫等。两者洗涤基本上不存在谁比谁更环保的问题,关键看是否使用正现厂家生产的全封闭干洗设备。

       第五、消费者认为送洗的衣物出了问题都是洗衣公(店)的责任。这种看法有点不公平,也是个对洗衣消费争议的认识问题。大家知道洗衣质量受纺织面料、服装制作、实际穿着等诸多因素制约,由于被洗衣物材质与组合成份,缝制方式与材料的搭配,穿着的环境、习惯与穿着时间长短,洗涤的次数,洗涤的方法及工艺、温度、使用的洗涤剂或溶剂成份等,均可影响洗涤效果,而且有很多是隐性的毛病(问题)在洗涤前是不被发现的,但经洗涤后才显露出来。

       第六、部分消费者对洗涤期望值过高,认为送洗的衣物取回时应同刚买来时一样,衣物上所有的污渍都能去除。我们讲,其实是不可能的事。有的顾客取衣时往往着得“买来不久、才穿几次,怎么洗后变旧得呢,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实际上衣物每穿洗一次必然要比前次的颜色成色差一点。我们洗涤加工,一件新衣从售出到报废是不断经“穿用一沾污一洗涤,再穿着一再沾污一再洗涤”循环过程,是个渐趋陈旧、渐经磨损的动态过程,所以每洗一次衣物颜色褪点、显得旧一点,再者衣物上的污渍只有 90 %是通过洗涤可去掉的, 5 %的污渍是经特殊去渍处理才能去掉的,剩下 5 %的污渍是属于顽固污渍是清除不掉的,就像人得了晚期癌症一样,是医不好的。

       因此我们必须客观全面认识洗衣质量争议问题,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洗衣企业不论强弱、大小,作为经营者其地位是平等的,都是与百姓生活有密切关系,为宾馆饭店及医疗系统、为团体单位以及广大市民生活提供服务。经营者与消费者加强信息沟通,使消费者有途径了解洗衣信息达到消除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关键字:洗衣,误区,清洁,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