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低谷-回升-疫情-低谷-回升-限电-欠款,这就是洗涤企业近两年现状的真实写照。能源成本在增加,清洁剂成本在增加,业务量在减少,回款难度在增加。洗涤行业一把辛酸泪!

受国内外复杂严峻环境和疫情多点散发等不利因素影响,包括医疗机构及餐饮酒店等服务行业都影响严重。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洗涤企业应收账款增长速度加快,拖欠与被拖欠情况频发。其实,洗涤行业欠款和被欠款问题一直是困扰上下游企业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就算是在疫情之前,有些设备厂家/洗涤剂厂家/洗衣厂常常被拖欠超过半年甚至一年以上的设备款/化料费/洗涤费。疫情暴发,拖欠更是无以言状。洗涤行业本就是一些靠滚动发展的中小企业,如今受到成本上升和需求平淡双重挤压,应收账款问题如不能妥善解决,就可能成为压倒它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古至今,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这也是做人的底线。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从历史经验看,经济压力上行时期最容易形成复杂的债务关系,而洗涤相关企业在生态链中处于弱势地位,往往最先受到冲击。从经营模式看,其实赊销、期款这种销售模式在各个行业都不少见,但一般会有所约束和顾忌。在成熟的行业中,赊账和期款能够形成健康的运转体系,虽有拖欠,规模并不会影响到一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本就受累于拖欠与被拖欠的洗衣行业,一旦行业陷入增长停滞,拖欠增加的问题就更加严重了。这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被欠款、欠款极有可能造成整个行业的连锁反应。
首先,洗涤设备厂家被洗衣厂拖欠。有些设备厂家为达销售目标,想尽办法拔高销售业绩,用各种“低价促销”“零首付”的方式诱惑洗衣厂经营者的购买欲望。有些洗衣厂对此缺乏理性判断,冒着高风险,欠下高额债务,盲目购入设备。因疫情持续再加上经营不善,导致业务量严重匮乏,无形中加大了企业的销售回款难度,大大增加了拖欠款的几率。人工工资都很难支付,哪有钱来付设备欠款。疫情给了洗衣厂名正言顺堂而皇之的拖欠理由。设备厂家在某些洗衣厂本没有充分条件或完全的资格的前提下将大批设备分期或赊销,造成“次贷危机”再正常不过了。这既体现出市场环境不健全的漏洞,也反映了企业经营风险防范管理的薄弱。
其次,洗衣厂被其客户拖欠。洗衣厂本就社会地位较低,在相对充分的竞争市场中,与其客户产生了完全不对等的地位。客观地说,欠账的横行,一方面是由于消费市场的趋冷,导致资金流转压力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有些拖欠者本身就是“存心不良”。恶意拖欠,动辄就以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甚至“灰色回扣”相要挟。客观上,这也不能完全怪罪别人。洗衣厂为了保住业务,在对良莠不齐的客户留与舍之间进退维谷,不懂取舍。
第三,洗衣厂拖欠清洁剂等供应商的应收款。在这一层面,洗衣厂用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客户收不回钱来,也没钱给你们;实在不行,我们就换一家能欠款的。一方面酒店拖欠洗衣厂,另一方面洗衣厂经营和管理严重滞后,造成企业盈利困难。如此局面,洗衣厂能轻易管控的也就清洁剂供应商了。恶意拖欠甚至压根就没想花钱也是行业一小批经营者的丑恶心态。就在洗衣厂天天骂酒店不结款的同时,自己丑恶的一面也时时暴露出来。
契约精神也好,社会文明尺度也罢,不管什么理由,欠债不还归根结底反映的是企业老板的恶劣品性。长期被拖欠,轻则企业无法健康经营,重则企业关门歇业,影响家庭和睦,乃至妻离子散。此时的拖欠,欠的不只是债了……
既然口诛笔伐和道德谴责不管用,既然“存心不良、恶意拖欠”,何不运用法律的手段将环环相扣的拖欠与被拖欠链条斩断!
在市场层面,一方面需要行业整体环境的改进;另一方面,企业管理方面也需要尽其所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更重要的一点,行业要曝光那些 “存心不良恶意拖欠者”,让这一众小丑成为过街老鼠。另外,企业应该正确看待市场发展的行业竞争,理性增长目标,不应一味打低价战;同时维护客户关系应有度,还要注意客户合同签订前对客户信誉风险和财务风险的信息收集。
最关键的是要学会及时止损和运用法律的武器。虽然是客户关系,但决不能姑息其欠债不还的恶劣行径。不斩断“拖欠-被拖欠”这个链条,洗衣行业增长再快盘子再大也只会是泥足巨人。


关键字:洗涤,行业,成本,清洁